撰写文稿“五步成篇”
起草文稿,首先要明确文稿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紧贴领导思维和工作需要。主题要鲜明、深刻,有高度、有特色,既符合上级精神,又贴近实际情况。 即确定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谋篇布局必须服从主题需要,追求表达主题的最佳效果。应围绕主题认真构思如何开头,如何收尾,用什么结构,怎样分段,前后怎样照应,何处详,何处略,努力做到层次分明、前后呼应。 掌握足够的材料是写好写实文稿的前提和基础。素材不丰富,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要积累素材,必须加强理论修养,钻研法律法规,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现状,把握时代脉搏;积累人生阅历,做有心人,善于观察社会、分析社会。 科学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具体撰写中,内容、形式要服从于主题的需要,力求三者有机统一。要合理安排结构和素材,力求脉络清晰、条理清楚。语言要抓住本质,切中要害,力求用简短的文字把高深的问题讲清楚。要勇于开拓创新,力求有创意、有观点、有亮点。 文章不厌百回改。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和润色,坚持多读几遍、多人修改、多放一放。通过自己、他人多次修改和一定时间的沉淀思考,发现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锤炼提高,使文稿更加精练、准确、严密。 把关文稿“六审六改” 文稿审核把关要坚持“六审六改”。“六审”即:一审主题是否鲜明,二审观点是否正确,三审结构是否合理,四审素材是否典型,五审数字是否准确,六审语言是否贴切。针对审核出来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改: 凡主题不鲜明、观点片面或绝对化的,所提目标要求、方法措施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坚决纠正调整。对结构不合理、素材交叉混乱、脉络不够明晰、条理不够清楚的,理清内在逻辑并进行调整。 对不符合主题或不典型的素材进行改换,保证文章质量。凡语言不贴切、不严谨、不恰当及文中出现的错句、错词、错别字、错误标点,认真加以改正。凡内容不够完整、全面,文句上有缺漏之处的,增补相关内容,如素材、文字、图表等。凡内容重复、文字表达赘余的,删除相关内容。对整体篇幅过长的,按照“能精则精、能简则简”的原则压缩,力求简短精练、言简意赅。 / _ Q3 w8 H6 S9 g9 V! ?, D
- x/ r2 c6 O7 v" b( X% Z* P% N: x$ M
* ]7 w+ f: _- J
: b% {2 B1 H" X. g. U6 x- B0 _8 S* g" J7 o
4 I, U' m- k+ u5 F3 _. z3 [# t5 Q
& k: r4 o" i; F; I7 W) y
1 O- t* E. X( h
% s' }/ m4 J, G- |1 _* x8 B
7 k5 X) |5 P' z* Y! A' N3 c t& w' {0 G
2 ^. Q9 `2 P4 s" P8 g! }
H* B! z `6 ]. D
5 u3 v# F% x5 n4 V* A1 O s( f% F5 a( W
8 V0 `, E/ X1 S) ]/ e7 L0 Z: ]
- `. }8 ^1 D7 d3 H& [
a$ n% `4 U- a1 q4 B+ K9 Y# [$ v5 v9 r! C& S' D
+ J7 i# F$ K' v ~" `4 N' d! A2 Y9 H! s
9 K" ^. y) `% k% f) S+ }) C& D! p9 I& W
% \! A6 V6 h1 t* ]' |: c2 V& Z' \+ A; C
* Q7 q3 \# T1 Z& r% s" A8 y6 w3 _
0 @0 R7 Y& b/ W( _9 R/ N/ G5 L* N4 A/ i! b+ s
2 [& l4 s! Y0 `, W% W2 d1 ?6 i
* u% s" j5 M4 ^! R( ~
" ^- l' l3 Z; q. X' O
2 q3 a# P! { [& Q/ W- z. I% M
3 N' v: X" y5 h$ G2 A f) K: v9 q; d
4 I' {' L3 Y; d/ v) r
0 k5 a6 A% N# W( { q
# {; _3 N3 _0 @: u& i m( E( z, i' G3 w3 G
" @7 P/ W! N0 H* b8 h2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