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JOY 于 2016-6-7 19:09 编辑 3 d. z& L, I- [4 ]- [% ]% I
/ z0 c: c* f6 n3 A$ F* J写领导讲话稿有“黄金三点”:文件资料抄一点,领导思路记一点,开动脑筋写一点。下面,我讲一讲如何具体运用这“黄金三点法”。 s# C8 s' Q% t
一、文件资料抄一点
- O) G0 z5 q1 `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抄文件资料要得法,要抄得巧妙、贴切、不露痕迹。 文件是指上级文件,包括正式印发的上级领导讲话稿;资料是指网络、报纸、杂志上能查找到的各种资料。
0 {; h/ U$ X. `9 k: T8 P我具体举个例子。 5 V& B' H y8 M- _$ @9 s
有一次,我看到某电视台台长在电视台搬入新办公楼后对全体员工的讲话标题: & z7 j/ A0 T& h+ r. \& l; R, C4 s
新的场所设施 创造新的光彩精彩 新的精神状态 创造新的思想思路 新的办法措施 创造新的体制机制 新的人才素质 创造新的进展发展
; G" Q3 @( C% u, \3 k8 e1 `我觉得标题很有新意,于是我把标题记下来,纳入我的公文资料库中的公文标题库。
! _: I2 _4 d* h& y8 h% |这组标题妙在哪里呢?台长的讲话标题,不仅字数一致、结构一致,包含了“八新”、四个“创造”,而且“光彩精彩、思想思路、体制机制、进展发展”几个词组用了同位重复的修辞手法,这是最大的亮点。
' [% T, E2 e/ S' @几年之后,我为机关党委书记起草一份机关党委会议上面向党委委员的年度总结讲话,我就使用了这样的文章布局: * p3 v$ d& p% W& O( j! R
一、新的班子 带来新的观念理念 二、新的要求 催生新的学风会风 三、新的制度 推动新的进展发展 四、新的举措 创造新的精彩光彩 % {+ f& P X( i
这是总结部分,做完总结,总得对下一年工作提点要求吧?于是我又构思了三点: 0 g- l( L- r2 E6 u4 p4 ]7 p
一是抓好主职主业 二是紧扣大局大事 三是严肃党风党纪
; l6 b$ U! ^& O% a0 v' k你看,总结部分的“八新”、“观念理念、学风会风、进展发展、精彩光彩”, 以及提要求部分的“主职主业、大局大事、党风党纪”等同位重复词组,明显是借鉴模仿台长讲话得来的,这就是抄。但其实你又不能说我抄,因为我没有照搬照抄,我参考其模式对标题作了适当的改动,而且内容跟台长讲话是完全不同的。用同位重复词组作公文标题,那一年我一口气运用在六七篇文稿上,效果不错,此是后话,容后再谈。
, [0 o; R. h' [5 V; E5 W# C! n二、领导思路记一点 9 R: y. L( v# s
这个意思是说,写讲话稿要贯彻领导思路、体现领导观点。领导的思路,包括他以前讲过的,也包括讲话稿形成初稿后,他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
2 I& G' ^( R2 J比如总结的第一点“新的班子 带来新的观念理念”,我是这样写的:
4 Q: b! J4 v K+ b* N' z+ M本届机关党委领导班子在某年某月选举产生,新班子带来了新的观念理念,上任伊始,在第一次会议上,就对党委委员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理念:一是统一一个思想;二是树立一个理念;三是增强一个意识;四是打造一个品牌;五是带出一批人才。
: F* z q! g" p. \; S6 Z这“五个一”是领导自己提出来的口号,我把他的思路写进讲话稿里,领导非常高兴。 / i# k1 _1 ?3 k, i* S
另外,“抓好主职主业”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抓党建,是各级党委的主业,是各级党委书记的主要职责。“紧扣大局大事”脱胎于各级领导对党建工作提出的“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至于“严肃党风党纪”,那更是中央三令五申、经常强调的要求了。
0 d# D7 n ^' u$ O5 K1 b所以,思路要开阔,这些,也是领导思路的一种啊。
4 M$ w& w' I$ h7 Z9 b6 b" ?2 X3 J三、开动脑筋写一点
) K$ Z6 L2 M8 ?( e1 y+ `写文章,不能光靠抄、光靠记是不是?总得有点自己的东西,所以就要开动脑筋写一点。 ) J) c8 c% e& i8 R
那么,究竟该如何开动脑筋呢?
8 c( B" R4 C7 l- P一是根据事实写。本部门、本单位干了什么事,写出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写出来。一开始写不好,先列个清单、记个流水账总会吧? 8 f* r/ \7 _* ~ r
二是对应标题写。标题是文章的灵魂,标题拟好了,就紧扣标题,把上一步列出的清单、内容分门别类往里面填充,排列、组合,反复调整。比如说,要写“新的制度推动新的进展发展”,就要想,这几年,制定了什么制度,达到了什么效果?如果实在是一个新制度都没有,怎么办?这还不简单,取消这部分! 三是合理加工写。文章来源于工作,但应高于工作。有些地方、有些内容,可以合理加工、修饰、升华一下,写稿的人必须善于总结。比如说,前面讲的新制度,不能光盯着成文印发的制度,一些口头宣布的规矩、规则也算制度呀,也可以写进去。所以,不能死板,思路一定要开阔、灵活。 & {% Q! H2 W+ _1 T' J
在我看来,想要发挥这个“黄金三点法”的最大效用,关键还是得多练笔,保持不停地写的状态。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写着写着,忽然哪一天您就豁然贯通,懂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 E- ]' @: E% e( i
(转自不是官话,作者为办公厅文秘)
. d2 f1 d0 Z% \9 J: k
$ [4 t- [3 U9 V5 K9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