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多阅读
0 }9 s! W8 z: t& B' ?
* @* k/ H6 B \" P3 u8 E* h
阅读是写出优秀作品的基础。我真的不相信有人能没看过任何优秀的作品,自己凭空写了杰作出来,那种生活经历特别丰富又会讲故事的老人,我相信,他们也是听了很多故事之后才学会了讲故事。
5 R! _% B2 s7 d; A
: A% N. [* k: A% y! H2 `9 r对于写作类型小说的人来说,至少要去阅读你这类型流派中最优秀/最畅销的作品。绝对不能光听一个概念就直接上手,听说谍战小说很流行,那我也写一个,这种想法是最要不得的,一定要先读些作品。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作品的流行畅销,绝对不只是单纯因为一个概念,它的结构设置,笔法,人物塑造,都必有可取之处,必然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即便有不足,你若看出了那些不足,那也正是你可以提升的地方。
9 h& z% }3 W. f$ a4 W# V
7 l ?- ?3 S* w: r: s第二,学会组合
$ t! ] b3 G9 n+ T; v: g$ U# W9 Y5 }2 L3 w" W! g
读书读多了,很容易会陷入一个困境,觉得一切都被别人写过了,不知道该如何。但如果你再读些书,就又会发现,什么呀,那些人写的东西,在几百年前就被另一伙儿人写过了。文学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做“母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故事说来说去,都可以归纳为那么几种。杀父,救母,世仇相恋,姐妹相争,继母虐待灰姑娘,灰姑娘遇到了教母,青蛙变成了王子。都是一种故事原型,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故事组合起来。比方说继母虐待灰姑娘,总得有个理由吧,传统故事是说继母有两个自己的女儿,但如果你安排继母和灰姑娘的亲妈过去是好姐妹后来为了点事反目成仇,那就是个新故事了,灰姑娘后面的故事是灰姑娘遇到了教母爱上了王子,但如果你让灰姑娘爱上了世仇家族的王子,那也是一个新故事了。这种创作方式的范本,推荐《童话镇》。
. ?1 b& m6 k/ H$ w9 ^
4 X# L$ y& z0 b% i* Q4 k第三,学会翻新
6 u% n; p. T- s5 b$ G
" F7 |7 [. q" B翻新是面对上述写作困境的另一个处理方式。这个方法其实比组合还要偷懒些,组合是选取不同的故事桥段自行组合,这个方法,实际上是选取一个已经成型的伟大作品来抄袭。但运用好了,是极端牛b的,你的文中可能处处闪耀着隐喻这一伟大光辉。比方说,我们可以把《西游记》改成一个寻宝探险故事:唠叨谨慎的带头大哥,身手矫健的老二,有些心眼但好吃懒做的老三,忠厚的四弟,作用基本上是耍帅的小五,一起出发去寻宝。一路上,有人看他们携带的寻宝装备和金银细软很发达,要抢劫;有人觉得带头大哥很帅,要嫁给他;小五遭遇了昔日的情人和情敌;老二和老大总是闹矛盾,数次要拆伙;老三因为贪吃数次害队伍落入陷阱。最后他们终于克服重重障碍找到了宝藏。很多事情,你只要稍微改一下设定,就能够出来新的花样,比方说前面的灰姑娘故事,完全可以改成年代虐心戏或是现代商战戏。这个创作方式的范本,推荐《爱情公寓》。
, l% y3 |1 k5 b* I5 s% ~
+ i* o! j: P' {* k第四,学会反设定
* s& Q" z2 X' ^8 ^; F k
+ o5 F( p! T, [' k: p这又是另一个解决困境/抄袭前人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啦,就是把固定的套路,稍微改那么一点。比方说,故事里面不是灰姑娘,而是灰小伙子。救了白雪的不是王子,而是个流浪汉。这种创作方式的范本,推荐《怪物史莱克》。作为一个写作指导,一直在推荐影视剧做范本……算啦,你们当笑话看吧。
+ n3 M2 i3 [1 @+ w
) g9 t6 c! }& n& y5 K第五,列人设和大纲
% w9 c1 V: `% g w2 U+ B1 c
4 N; `2 u$ F+ Q我小时候觉得写作应该是想到哪写到哪,还深深认可类似角色自己会驱动你写作的说法,现在觉得,那是胡扯。即便有些作家这么说,我也不认为他们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这样做的。他们可能只是没有把人设和故事大纲写出来,但其实在脑子中已经演了好多遍了。
0 _1 ~$ \1 G1 @ c I7 I
7 h& w! k& }2 N1 i, O) |另外,列大纲的过程,是校验一个人是否有故事的过程,也是考验一个人逻辑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类型小说,其实很多时候,是在做一个复杂的计算题,信息该如何揭露,线索该如何交叉,人物该如何死掉,故事发展必然有起承转合,有高潮,有低谷,这样的曲线到底怎样才合理,才能吸引住人。故事大纲是最一目了然的了解自己想写什么的途径。
. T& _9 g; o# K8 z5 y W; r
! v& m+ X2 ^# m
第六,开篇要有力
/ X6 `; j( C# Y _8 M
" A7 L l) F/ V0 y8 p建议前10页(一般书的10页,不是word的10页,大约六千字吧)之内出现一个小高潮/悬念/非常有个性的人物/非常吸引人的场景,其实最好是前5页,甚至是前3页。如果你要写世界遇到了危机,那就直接把危机丢出来。如果你要写人物很酷,让他在开头就酷到底。给人冲击,给人震慑,把人吸引住。
) X0 O7 w% M4 g: H& }& Z
( |6 C1 n3 I9 D0 f* p
有一些作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采用倒叙的笔法,先丢出最危急的时刻来,然后再慢慢写故事是怎么发展到这里的。但我个人并不推荐这种写法,尤其是新手。这种高潮是假的。你写你的人物前有狼后有虎形势很危急,你写你的大法师突然间中毒死了(这是我审的稿件之一),爱死死呗,我和他又不熟。这样的写法,基本上只适用于成系列的有影响力的图书后续创作的东西,在人物和读者已经有了深刻感情的基础上。
) W8 q) a5 K: m2 e% B: s! b5 h* `
- z2 u, H$ Q# u5 v; ]( {$ r另一个情况是,你即便把大法师死写得很动人,但然后却从大法师的爸还不认识大法师的妈的时候开始讲故事,如果写得一般,我这样的读者真没有耐心看到大法师出生的。
. Q* P3 @$ k' d: W
3 q% ~& c* Z2 M还有那种历史谜团转世啥的小说也常有类似情况,先写一个前朝故事,接着就是现代生活了,然后好长篇幅看不出什么关联来。电视里面,前世今生是同一个人演的,可是书里可没有那么直观的颜。
' L- s3 N3 d0 v" W
$ M2 ?& o9 R4 c& i千万不要考验读者的耐心。
; S$ h. J0 e ? E& F
; f( ^9 Y7 p6 S- P第七,选择好叙述视角
! m& W9 _' K3 z% `6 E9 ~3 M0 E
, N2 R3 k- r p9 T7 W8 _& s这是我在审稿过程中发现的众多问题中最普及的一个,很多作者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 C7 R5 f' p9 j. L4 ?
) H$ ]8 v2 i0 F/ r1 _4 ^' kA,视角单一,几乎就是以一个人的视角从头讲到尾,不管他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这种写法,如果剧情和人物稍微复杂一些,就会变成许多大事都只能通过对话来交代,你的人物就得经常长篇大论。比方说福尔摩斯里的短故事,当事人得经常讲述案情,一说好多段。我经常质疑为什么他们能记得那么多细节。如果人物不长篇大论,那很多大事就只能三言两语,根本看不出什么高潮来,情节紧张度不够。复杂的剧情,绝对需要适当地变换视角,变换线索,适当地加入插叙。
# S5 m- p' P; i; d* z
( k- v% B: \1 u/ d# q! ~; `( U Z2 r$ Z( u, a8 Z1 Y
/ g5 R: k! ^7 q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