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了解,目前办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七个方面:$ e7 [5 o1 b; k0 Z# z
& S/ t0 \" [, B- Y3 S# N6 X
1、文风不正。个别单位起草的党政公文代拟稿,完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只重视解决其人员编制、经费等问题,甚至有悖于党和政府的现行政策;有的文稿照抄照转,不做调查研究,不切实际,可行性不强;有的不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的检查;个别单位发文互相攀比,应该由本单位行文或与有关单位联合行文的,强行要求升格行文。" O6 z5 x9 N# u1 v) T! E& E/ i( o. [- E( `
! `, H% [6 C1 L9 {- J! Y" ~
2、多头主送。一件请示,根据其内容只需报一个主送单位,但来文机关往往写上几个受文单位。如有的单位的请示事项,根据审批权限和职能只需报请县政府审定就可以了,但还是主送“县委、县政府”。这些多头主送的请示件,不仅在转办过程中耽误时间,有的还会因领导同志之间的批示意见不一致而导致工作的被动。
. K/ m3 C) T6 O& ^+ Q1 h, B; ^, B' ?; Y# Q" \
3、越级上报。有些县市区的请示件越过市州直接报送省委、省政府。其实除特殊情况外,对于越级请示,受文机关一般是不会办理的。还有一些县市区的请示件,找市里有关领导签个字就报到省里,这样的公文既不严肃又不便于上级机关办理,退回重报还耽误时间。- R/ a& y( J) x" c# R
2 @/ q, {; a* `4、公文私送。有的单位习惯于直接向领导同志报送公文。实际上,现在大部分领导同志收到请示、报告后都会退到办公室来按程序办理,有些即使看了也不一定会批示,有的即使批示了,由于事先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未做好,仍然无法落实。. i4 G7 \( g6 B, q4 T
0 L% ?! j3 T1 O" d& }
5、一文多项。请示、报告事项一文包揽,办理起来要么退回重新分别报送,要么无法协调,耽误时间甚至办而无果。此外,请示、报告、工作情况汇报不分,报告、工作情况汇报中常常夹带请示事项。对这类公文,一般是按工作情况报告处理,夹带的请示事项是落实不了的。
9 ]* F, {1 A' h2 X; b5 G
& Q4 K" r* H% f4 h& r* B
- E2 I2 b) R3 W& a6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