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错误
/ A8 g0 N n2 c+ d, R6 Z2 l) @) \5 l! g6 u(史上最完整版)
! Q$ J6 R! J8 @1 ]9 z& W2 y. b/ u& i7 G o" a- v7 h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S7 {( \ d3 O2 H
]! G4 S+ N) Y7 t' ?3 [6 ~& I1.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Y2 f/ F$ c8 ^8 |( R
( D# g0 }' T6 h8 d2.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m* i2 |) S* I6 H& C
' D0 I2 V# w3 |- c; B6 |3.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Z, c( a+ S4 j3 U6 t, Q3 E& f x' B1 `6 j* n: R/ F2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 O r- }" N, g+ s+ y5 U/ i" M y e
1.句号# D, r' n; J; S4 h1 k" g+ J0 @
# _7 J* l* C8 M! t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9 X' ]: F8 v" ~# B# M; Y
" u0 w* h) e( P6 }; I; f& i1 t2 Y/ w' u) v5 j. {) `2 {% Z ?) Y) I# {* m5 h) V+ x8 ~3 g( V
(一)常见用法:
; c( L' p2 {! [/ p' n/ N5 C+ f6 e* p j1.1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8 }8 P3 P- d! R, m" P( V H7 A$ O( w" D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3 S. a- I$ C: b% q9 \
7 H' L) K. j6 C! {% G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y j; P* E: U& K5 b
( F2 I& ^' U$ o5 U) U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 u) E D9 r4 e6 F+ W3 A5 X" O7 ]( J4 G9 L* g8 a1.2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o& a) j3 U: n" z" _
' M6 j4 [6 u6 u: z# L / w; @1 @* p, L# }+ G1 _5 ]2 T3 k# ^/ [* m' q8 o% i# X- a
(二)常见错误:
4 p4 S9 d8 }; N# U! y i( J/ y5 G% D4 r7 O1.3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例如:; Y* u% l! R$ ?* @8 I) s5 n$ {% J* L( h0 E" G( s/ v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F6 O9 i. _0 o ^( w- }+ O0 `: w0 j6 [1.4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例如: h8 d& _4 r' {$ a+ u& x
4 `' K+ u" l* L+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8 ~) @- Z: X' s& H; M
) t# P, {9 _3 b4 f, e% F6 e 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错误
4 e2 X# S4 K* ]1 z(史上最完整版)
2 G5 \( b7 ?$ L& H) D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d# b: c# [. D- N$ T8 u1.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 N6 i& |$ c* \2 s" N3 c! v6 {. h2.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 v& h4 Y0 F8 b9 o$ L$ W' m3.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1 K! ?3 A: |- Y0 t9 Y( x, P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
. e, }8 p3 q D4 {9 X8 S1.句号8 g9 O$ A+ k5 w; U% F6 b- h" M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3 b3 {- N) A/ b g, A6 P: w; a 7 z& d# b, e# U* Q& z/ ?
(一)常见用法:
) N; K& k2 O3 z& W4 x2 y1.1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I" `3 P; L- j, B& T: R: U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3 g' ^2 i2 ?! @! N# a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 w3 G) E) r+ g) q.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7 k2 [! i: s/ u/ x* s1.2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p$ u+ w: o+ {0 n; L4 [
$ A% x9 r2 P6 ?: l' N6 B, c3 U* @(二)常见错误:
# o! X2 K$ O4 m, B; T+ e1.3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例如:3 Y/ p! |2 N3 d) p7 E8 F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 A5 x; X/ K4 C! E1.4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例如:
3 m" Q1 F/ W; y i& F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W5 a+ W5 n [2 I5 q
1.5 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述句,句末误用问号。例如:
* ]) G" `0 `8 F0 a+ s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9 P! k/ b/ e+ e' }
* S8 z. g5 \" I(三)句号使用小提示:
3 ^; V' M7 [* b6 o1.6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
- p7 {* Y) d, c U7 G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例如: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
( r Y+ H/ u0 a" p5 b2 U( u1.7 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例如:⑴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⑵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R+ h5 D! k/ N( r
1.8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 Y4 C: N+ H/ Z8 N1 Q J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 i4 b# m" i; i$ H1.9 位置禁则: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N# f: u# S# q7 [: N" k( v
" |7 M9 y% t- r; D6 P2. 问号
6 S4 U: g- q1 g3 @/ i问号的常见形式是“?”
) u5 W! |3 U: T; [+ h
1 P# B: z; a5 m$ r+ ?! W0 E4 J(一)常见用法:6 S' x. l5 ]* i, L
2.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问号。例如:9 V$ ^& ~ `- V! W: y0 t8 W* d* }
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 f% _! r. t# i: \& L$ q1 ?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2 } i% T+ U) p+ I& }% |a)你见过金丝猴吗?
' U8 o1 M3 D; n+ Z g6 N% |b)他叫什么名字?+ }! A+ m8 s3 C6 w# @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 q, h4 R2 }9 }# v% h: w3 ^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 E' b: L7 p: x. n2 @4 m1 l(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 U/ t* i* M7 G; z3 R; a: j2 a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8 ~% o0 A5 _% H
1 b V& d! m/ {: m( z
(二) 常见错误:" \. k* ~4 A: v
2.4非疑问句用了问号。例如:9 s) G! \" _- J: h% T( k/ W9 W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用逗号,): F2 @0 ~4 p7 h. ?. K
2.5倒装句中问号前置。例如:( h. J5 H" V" b3 e/ g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问号应放句后). F. a( H, g4 {
2.6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4 i5 Q5 C: L) |( m
例如:! e9 D1 y7 N" R& h0 |+ n
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应把第一个问号改成逗号)% h7 j; q9 g/ I6 q& C7 b
4 k! |6 L$ M% g: j2 |- _
(三)问号使用小提示:
. K+ \# l! g: N% k, T2.7 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例如:
/ Q% Z) Y3 R0 G! k4 j& a) I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 u* F e1 l) ]( Q) S
2.8 选择问句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例如:" g! b( B# n7 i* S( {
会议是上午还是下午? o3 w( x* h# n
2.9 选择问句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例如:4 n( a) E+ \) _$ d7 ~- @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8 ~1 y, W& k) o2.10 倒装句,问号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例如: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W! O5 f* F' X1 G3 I
2.11 位置禁则:问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b4 M: w5 A/ n5 E# ?
8 ]# S* y+ Q( ?" n- n3 .叹号( z# d6 |9 Q: {/ a P h7 G9 a* \
叹号的形式为“!”。
1 L7 r" }# e( ]
* G, Z6 I u; K- Y- y- I(一)常见用法: D' W: n4 g+ K" [4 ~
3.1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 h' g! d6 U, I# w# w( M& A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 ^" l: t% w1 V3 b7 b2 G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 ?# I! c2 `! S3.2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 T5 w: V7 _: i/ P" ?
a)你给我出去!) s) N. K0 [5 |7 ~3 E) f8 P ^
b)停止射击!
/ e( {# Y9 c" ^- R \ D3.3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p P+ S0 i/ G5 @, ~0 S
3.4 标语口号末尾,一般用叹号。例如: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 X) ~( z3 b2 O5 B; l! x
' c; O( V; M# [# ^: R(二)常见错误:5 _4 b% j7 B$ I8 j5 I$ [
3.5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例如:2 R, S4 _1 z8 T' Y$ l
“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 a4 r# J- z* `4 I3.6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例如:
) z9 M+ C( ]1 Z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应把感叹号改为逗号,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逗号); Q) X( u, n0 d9 X- S
' f) r, ?( W- g' k: }7 f$ G; Q(三)叹号使用小提示:3 U/ e; K+ E$ b: o4 P$ n
3.7 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及“!!!”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但是请注意:
* H0 G. K V6 ~a)要得体,不要滥用。 B$ e5 @/ Y- z
b)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例如:/ B$ U& V& i! ^# V2 x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 N4 \) z( T9 n' E( ]9 x3 M3.8 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例如:
" L" _- K8 |! ^% Y% Y “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7 S1 G# Z/ I% D
3.9 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例如
: x9 |0 V- a5 G7 S% E4 B; R, c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 o, `& A' Z3 \3 M6 y, E※ 像上面问号和叹号并用的形式,因为问多于叹,所以建议采用“?!”式,而不采用“!?”式。
9 I% h6 e0 U% S$ D/ c% J3.10位置禁则:叹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7 z& s7 g1 X$ _7 Y- c
1 w+ V& S) E: K8 R4. 逗号0 L6 y7 g! X2 B9 A0 H5 n
逗号的形式为“,”。; e! K$ ?9 Q8 \, k0 H
+ U) f+ W% Y- q( c# i5 f(一)常见用法:" ~' l. j% j2 [8 r1 T- N
4.1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8 h1 B$ N2 j/ n$ u+ h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8 s0 G# A% H" o. }( X% _' x9 g' }4.2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 J* y( E E" C- B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 ~$ R8 s" X0 R+ C" a6 p4.3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3 P i5 T' L0 u6 ], y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 `# b" L7 r7 w8 F9 S4.4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T( \# k1 G; b/ D- T6 ~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t1 ]7 S4 ]3 `% C: _8 o
8 x% D! {+ x: U2 n* h3 Q0 {(二)常见错误:
; j& h% F7 ]. P& A* G4.5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例如:7 T$ Q- W: S/ B) x6 r( m" L; a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之间用顿号即可)/ c* o$ ~. i) J! g6 H
4.6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例如:
/ B7 S; G" N. T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S9 y' z4 _9 _1 S% m( X8 N
4.7 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例如:0 F, O3 z8 d0 E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 w7 Q/ v; W; D
观察对手,摸清自身。”(完整的直接引用前应该用冒号,句号在引号内)0 X. E- d$ c, J* j
4.8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例如:
& ~$ H" P0 P% o4 s/ U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 z1 g. F# I2 {% K& R6 [# ] & o( Q% f* }! V2 W( E+ K* ]
(三)逗号使用小提示 A k6 x- d( h9 w1 l0 @; @
4.9 “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C! p6 R. `! ], U. m. J1 ^# `; Y
4.10 位置禁则:逗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Z& \5 M$ I8 a
5 H! S0 u, W3 h: p0 |/ ]/ F& o5.顿号
' |4 l v* c0 R" ~& {% [$ S/ J顿号的形式为“、”/ z& x' _. w) O6 w1 p }
, f" k. i: w2 Z8 X/ U: q; l(一)常见用法:
! B- A5 j, k K, c z% R8 q5.1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或词组之间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
$ ~, Q2 h& }" i' A, M6 h. i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 Q+ E0 \1 R6 v0 q$ C, C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8 b) A1 {( I. |- T1 o5.2“第一”后不用顿号,用逗号;阿拉伯数字序号后不用顿号,用右下圆点或圆括号或加圆圈——层
* z* i6 c" [ \/ @3 r级递降,不能重迭使用标号和点号。$ G$ `9 {# d! B6 W, p
5.3非概数的相邻数字间用顿号。例如:
' j" K+ ^8 M, Z% {4 } m我任教高三年级十一、二班的时候,他是十一班的学习委员。
- O) T3 v% ^! e3 e( m5.4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提升为逗号。例如:
6 Y' A2 N) l8 j: O" z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 A5 r. o: c: B" q% h
& a, I" Q' y) G) {4 d9 c
(二)常见错误:
7 v7 q$ Z( C8 a1 D9 D+ W* u5.5在同位语之间误用顿号。例如:& d& d9 y2 |9 K* b3 `5 y' g9 G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子企业、近年来不可一世的软件巨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上例中的顿号应改为
3 v: t8 @/ H4 A7 M9 v破折号)7 i! P6 o, f0 e( n: R, @4 o
5.6分句之间用了顿号。例如:
% t2 I) v' z' L: K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分句用逗号;联合词组最后
/ V3 T& u+ b8 F3 U# z% B一个成分后,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q" O7 t4 q/ m" Z- p6 f7 f
5.7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了顿号。例如:
2 X; P. G! I5 B: Z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上海、沪7 ^. q. v' x8 {: u6 r, C, J$ \: U# K$ @
剧、安徽是三个层次,不同层次间应该用逗号)1 p0 c7 _4 s; G8 G$ D& L
5.8非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用了顿号。例如:3 Z) U( v) y) A* R+ I0 f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了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字。(在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或、和、及、与”等,都不能用顿号。可删去,或用逗号)0 S! z. b2 Z/ r3 n, }' B" d, Q, [6 W
5.9表示概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例如: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删去顿号)1 }- S/ j5 `) n& P
5 G, B. S6 B- O$ B- b
(三)顿号使用小提示:
# o% ]; g# W' A2 z" h8 A5.10 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顿号)”。例如:) B# Q, f. N) k& w4 s2 J
a)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 P: f" f' K9 }b)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 O7 r6 d2 v9 ^7 g$ G6 M0 e; Q$ ic)总复习题中(5)(6)(7)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j9 a& c6 `+ `: o
d) “一”“二”“三”和“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顿号。/ P) y" F! O4 r5 z1 v6 i4 o2 x
e)位置禁则:顿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e, n8 s8 Q2 Y& j4 Z1 D) c2 n ; K& K. _8 M3 y3 d5 M
6.分号/ z* Z1 O3 T) w Q) g
分号的形式为“;”。* O- @+ C1 M8 ~7 V: m: @
* c) G# b4 o/ c& `
(一)常见用法:: S! O9 O$ w. F8 F
6.1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 y% \7 k5 w2 m5 e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e1 q: C( n# a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
& `% {% ?: t; `0 Q& Q0 C* ?) x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 `9 t8 M- P8 g( D/ Y" _6.2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t6 M( p/ q: x3 i7 O
6.3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 V! c I3 f" S9 v( M8 c. i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0 i1 ~2 A* E/ F' |! J3 U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 k8 h8 {7 y6 p* \5 S# B6 Q! L(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2 r# u4 s, j6 {+ V(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 o; g i b- B7 P, }% Z2 t 8 G1 s" p0 W+ R
(二)常见错误:
" H6 c2 c' ?& x1 j6.4未搞清前后关系。例如:8 l0 }* O0 e* W3 \1 @4 F# y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
% t4 P/ U) r. I6 X1 C" B" X9 f一的。 ( “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 _3 k; n8 }5 @ A( \" E, h
6.5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例如:$ V- `8 d! V3 c0 B$ Y6 y" A7 i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 {( B- s+ ]) b* Z* G
6.6句中已经用了句号又用分号。例如:! ^3 |& D2 Z0 K# p( `
一、学习贵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可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分号改为句号)5 G6 v& z$ l: y
: \- [# B. t. ?/ m(三)分号使用小提示:) I0 j( e6 ]% h% a7 X
6.7 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例如:
& l; T; h) J) R6 W'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8 c2 _; o6 D. M9 d1 ?
6、8. 位置禁则:分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v$ w- ^* w5 g' k( U( ? " |2 u+ I' L) J7 m& v J
7 .冒号
, P. m1 a+ n& @, o5 d冒号的形式为“:”。
, e: f: @% d& f1 i- T
* m. H* S0 J8 C" b(一)常见用法:
3 [- v6 f, f$ J$ n4 d9 |5 Q# @7.1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r5 O* r: C: K$ |" x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6 ^9 ^4 c$ y1 Y3 R; }: _6 P
7.2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L; f% B# p8 l, ]& s* U; I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0 o/ _" ~& L" A. o- ~* R: h7.3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W5 z B4 L9 t4 p- m$ l, E7 k' s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2 ?* W9 d ~$ q' ~; w0 {) x) x, v$ H" ?
7.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3 `& @# L* y& B; p6 s7 N( q
外文图书展销会, |2 S6 e" V3 N4 [7 b7 L$ `2 i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 `. {3 L" L4 I; w0 T) B r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5 B# }; b4 W$ k0 D. n4 V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L& g7 u, B8 M/ O0 \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n+ S6 q' k8 L' }4 a
7.5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
: C# h) [3 Y8 M7 v# w. p1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
3 ~: s+ U. L) z$ L5 i' q$ y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 e1 }6 x' \' S: R' k ; G T, S1 L! w
(二)常见错误:. p) `2 ?% a0 @- t/ K
7.6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例如:
8 {+ @' _' V( r% h' O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0 w* T' D7 i* H/ V7 q0 m
7.7部分引用前误用冒号。例如:& x) D; B: N' |, r: R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X% A7 ]+ Z8 a' A- k; a3 O
7.8同一人话语未完误用冒号 。例如:9 l* S, L9 T! _) n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张老师说”后的冒号应换为逗号)
1 L x4 Z5 b" r0 J* t0 g* y& b
" h$ E( Y. [6 J; E0 y. M, P(三)冒号使用小提示:/ W1 y* [0 D8 L! q
7.9 冒号的形式是“:”,左偏下,不要与上下左右居中的比号“∶”混淆。比号是数学符号。! C! P9 {3 o: \, X- }% D4 f
7.10 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说来,冒号用在句子内部,它的提示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但是,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的称呼语后面用的冒号。) A' y& @2 q2 R2 a
7.11 “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 u( f. k% ?' n, ]. e( `: y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艰苦奋斗。
0 Y6 e$ I2 H. b" N7. 12 位置禁则:冒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7 f! ]2 f0 U! t
" Z( k$ h5 y6 f5 v" f4 J
8. 引号
0 S [6 d# h o$ B' B4 I( }1 J" v7 v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 “” ”和单引号 “ ‘ ' ”。
/ F9 {, V: v, q( e( W
% N1 Q2 f7 L( K, P$ h4 `% R(一)常见用法:, L% U5 y4 T: x, L$ A+ [9 r
8.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2 X S# N! t8 i& S+ d% r, p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O+ F9 Y# u6 b& V/ p* d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9 r2 a7 [, ^9 n
8.2使用引号时,若是完整地引用原话,而引文又独立使用,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例如:经济学家马歇尔有句格言:“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0 C0 S3 G' t/ D" B( H
8.2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 V1 }1 M0 Z9 g9 m5 I* ?7 C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m& j* J. b; o6 B2 Z6 ?5 c% |
8.3 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 \) J2 U% T( t( L1 X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 `( e. X$ h% T, q9 h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9 r/ j; |8 q' {% H8.4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9 e8 E. |. _, U. C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 \) a2 d( b6 u; p; B( A- @# r8.5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句末点号应写在括号外。问号、叹号除外。例如:- {/ G& }( |2 f; t T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
* M9 ?7 V& k4 n3 t! [3 k5 Q# Y
$ I1 Q6 N/ t) O" Y, J! ~(二)常见错误:
4 w. H+ K) O# R+ g; w5 {5 y# z9 u" R0 s8.6非直接引用误用引号。例如:
6 ?4 {/ f- H' I/ B& w k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间接引用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 h" [9 |6 g4 y3 v, Y& v4 b 8.7加引范围不清。例如:
0 V) ?& ^3 ^; N# y* k- b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此题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加引范围不清。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另一处是“俗话说”后冒号应删去。)+ ~- j' B" p9 O, c
8.8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例如: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 n) O& n9 [, { J: Z2 r) ]9 p4 v 8.9熟知的专有名称误加引号;简称中有数字的,在数字以外误加引号6 [( G5 p( [4 o0 I' M: k7 A, p$ @3 }
8.10引号引用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名词,不能把它隔开。例如:4 D% y% u1 l& j* t; \3 i
虽然欧洲刚刚在“猎兔犬”2号上受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制定雄心勃勃的“极光计划”。(应把 “猎兔犬”2号改为“猎兔犬2号”)3 D' F. L: h9 H! M- i7 l6 @* z9 ~
+ C0 J+ E; P* }) l
(三)引号使用小提示:4 o; m& [# @5 U) ]5 C$ e
8.11位置禁则:引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6 v- W# i4 d9 V9 Q' z; K
, `- X+ R* v2 a/ w5 s9. 括号
3 O) Q; ?5 }2 g' q; v8 U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 )”。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号“〔 〕”和方头括号“【 】”。/ }9 d& Z) _/ J# X3 m( S
7 r4 h) V- E! B/ ~1 l% f
(一)常见用法:' M" l8 e* H- ]% Y4 D+ g/ @0 \
9.1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
* I& Q; G- v5 F/ f1 P V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5 f: n( A" x6 n, I
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 `# C) z6 Q2 x( Db)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 z: M9 S/ W) Z; A* y% B
# K/ A' V5 L& [. m" q }- f5 T3 B) k* N(二)常见错误:$ o7 G6 _- j- p. V7 `1 X5 k. h
9.2非注释语误用括号。例如:
. C3 [2 R- {. p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
d' G( ~* T8 s6 v5 p2 u' T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此处“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不应使用括号,应删去,在“地址”后面加逗号)6 T$ d6 p8 X6 F8 h) n2 C7 D
9.3括号位置错误。例如:
+ H5 c6 j* p/ k/ q, ]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句号应提前到“成了路”后。)
' h8 i5 {2 o& A9 w- W9.4句内括号的点号应加在括号后面,不能加在前面. S! e4 O! s# l/ m& L( A
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s' U* l2 e# P. x! x z
1 W- Z$ x p/ v(三)括号使用小提示:4 N# X4 l( u- L/ E
9.5“一”“二”“三”和“甲”“乙”“丙”等,以及阿拉伯数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序次。带括号的
7 }1 A8 _5 C/ T# w5 o9 ]0 |序次后面不能再用顿号或逗号。
+ o1 Z5 q# @0 O: }: F9.6 行文中补缺或订误,用方括号标示。例如:: Q4 Z. ?, y+ c8 W& n4 {
这位挺有名气的歌星的递过来的本子上草草写了几个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0 ^0 \5 s1 Y: C# ]9.7 国际音标,用方括号标示。例如:
" W# p/ j7 n; o5 A# Pfriend [frend] 名词 ①朋友,友人。②自己人;支持者,同情者;助手。
7 a7 t+ h7 w% g: X" Z9.8 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r9 @& C" N& Q2 c: M4 K
国务院国发〔2000〕23号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九款对公文中的数字用法! w6 T( x- t& |6 {" G; ]8 N
作了明确的规定。
: t" {: g3 C+ V! k9.9 作者的国籍或朝代,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 q* n. d k7 J; e9 }' v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是〔法〕司汤达的《红与黑》。
' [; C6 U& J; z# ?1 \$ v! H) q6 k9、8. 行文中的注释序号,用六角括号标示。若最大的序号不超过两位数,一般用圆注码①②③。例如:
8 T4 G* q8 b& i! Q. ^* V) { V5 M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内行〕”,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2 D0 d/ ?8 }2 L+ L4 V/ }( t2 U" R9.10尽量避免括号套用。同一形式的括号不得套用。必须套用时,可采取六角括号与圆括号配合使用。$ ?8 h* {0 Q! y7 V
一般情况下,里面用圆括号,外面用六角括号。若里面或外面的一种已有定式,可首先照顾它的形式而作变通。例如:) ^; q) @/ z% i5 P
自然界存在的铜矿有三种形式:自然铜、氧化矿和硫化矿。其中氧化矿有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和孔雀石〔Cu(OH)2•CuCO3〕等。
4 c) Z7 b% a: X! ^" N/ J9、10. 位置禁则:括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t' o* ~$ a9 G( B3 f2 G " {7 N1 d0 e5 B* y9 J4 Y) T
10 .破折号8 y% e3 Y4 ?; t0 Q9 |7 B9 Y
破折号的形式为"--"。% L3 m. F+ l5 W$ S- h# P
' q8 W6 L5 O5 F3 _0 D& k
(一)常见用法:- c3 \' K6 V( b' _) T
10.1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4 C% T1 c" ]' M) K) R, n
a)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6 |- ^2 ]2 z. G8 q7 [) o, E7 g
b)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c$ E# D1 T* _4 a/ E6 Z" K$ @
10.2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S% Y: t* P8 X8 Z' `3 Q! h0 o& R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 W7 d( V3 v/ M% @+ z" ~+ Y3 @10.3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 |8 v7 Y- U9 Y( i) o$ R10.4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如:
5 I, V) @1 H9 b"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一。. \1 Q9 i+ |% j% |$ A* z" C% Q
8 c; ?% `. e% D(二) 常见错误:9 I" [ r+ ?, f7 S! m9 X4 T& ~
10.5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 U9 j1 h9 K, I- U
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l$ v" _7 I/ f" t6 I; w% r
10.6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F$ J! F7 o3 I3 j4 J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 }8 E7 Z9 t; Q& R10.7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 ?8 m5 L/ F; o3 M* [; N2 r! R"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10.8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 }3 I* ~6 h% Z$ N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o4 y) H7 j- {4 L
10.9与“等”或“等等”并用。例如:
' C& y3 j0 l3 k, }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一例如)& O$ `6 i: b6 D& p/ v
' C; S. Y; P/ A9 S(三)破折号使用小提示:" d7 Q) b8 S) f+ P! O
10.10省略号不跟“等等”同时并用。' a+ @7 V& [/ Y m1 \3 {& e6 P1 C
10.11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其它点号。( g& B# U2 Y/ @. w! \( ]7 d
10.12 破折号和括号都有标明补充说明的语句的作用,但是破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0 T. r/ _ K' N! \
部分,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般可以不读出来。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例如:
?7 R! t3 I7 p* F, h! a! n; u4 S每当肝疼发作时,他就采取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肝部,
c. a0 ~0 H4 F% L4 q* L3 w0 q$ r从来没有因为肝疼影响工作。! i# Q, ]0 ~7 [! h3 ]% p
10.13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
- Y) z* U/ n% Z4 p) ~1 n0 r% l# U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i" g3 O/ h4 P1 s% Z1 E0 M
10.14位置禁则:破折号不能排作“- -”,也不得一分为二,分居两行5 z5 X. f$ \( y! ?9 b9 _/ s+ S( C
' C, |; _% D# i; j* K8 I. _, N
11.着重号
' o$ F/ A, u0 I1 D. s! z着重号的形式为“• ”。4 T. _0 k, `9 r' d/ j
(一)常用方法 :
" P( P' ^, \, I11.1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 p7 J' C5 S& q2 U, e J" a说“这个人说的是北方话”,意思是他说的是一种北方话,例如天津人和汉口人都
/ T7 W( k9 P6 o6 p6 o8 x8 e是说的北方话,可是是两种北方话。3 H8 @5 c. T" q+ H; V. p
(二)常见错误:' P$ K9 A+ ~# q7 p. K2 S) ^
11.2. 该用引号的地方却用了着重号。例如:3 y ~: w; r1 Q& E1 i
知已知彼是战争认识的主要法则,是“知胜”和“制胜”的认识基础。(要注意着重号和引号的不同,引号是用来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的。因此,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7 H p# q8 N% f11.3滥用着重号。着重号要在十分必要时才用,并不是语气或语义一加重就用着重号。一段或一篇文字里加着重号的地方过多,就无所谓重点了。例如:
8 x6 b6 S0 U* ?1 g, f. f大家发现,尽管他说这些话时非常真诚、自然、优雅,但听他这些话的人却大多显出迷惑不解乃至不安的神色。(应去掉着重号)
9 f! X1 w. _) T3 w , v- V' H" A- \0 c
12. 连接号& v% q) l- j0 k- R) V$ H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 I, ~" ~ U4 t8 f
(一)常见用法( J# q- ~4 k' n3 D/ r: f
12.1表示连接。连接相关的汉字词、外文符号和数字,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东方红-75型拖拉机
/ @+ \/ Z2 a+ k- z5 [12.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 c; h: _, }0 \6 e: Y8 La)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 P; e4 l. g d9 k
b)“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j6 d/ k/ F$ S
c)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7 v# s U, \, T5 x9 I12.3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 @( l8 U( N: T. I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7 u6 R& S. ~4 @7 ?7 x' m
12.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5 R5 f# {# m$ g- m& q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Z) m; j( b/ Y
$ c7 z/ V4 E% b+ _+ \7 |(二)常见错误:) ?) J0 i4 Z% r5 S
12.5连接号过长,处理作两字线。例如:
" y5 a; |$ l/ v" T0 s0 `- f# z1986年太阳能研究所从加拿大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复合生产线。(“铜——铝复合生产线”应改作“铜—铝复合生产线”)
0 |6 h1 y, t6 Z) E' n12.6连接号过短,处理作半字线。例如:- J+ F: ^1 H, X8 g: o9 | y
您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腰围减了2-6厘米。(“2-6厘米”应改作“2—6厘米”或“2~6厘米”); @3 X% l7 G- n4 R/ P `
12.7把连接号充做“到”字用。例如:+ q4 m) C3 V, H$ K, q) ~
从6月10日—7月10日,凡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诺基亚手机者,即可获赠精美礼品。(“从6月10日—7月10日”应改作“从6月10日到7月10日”或者“6月10日—7月10日”)7 |: f& ? ]& e% w. {8 Q6 d
% {$ m" \7 @( O" B. Y+ H) a6 c1 x1 v(三)连接号使用小提示:' Z; I+ t* @& V4 H6 M ]: Z
12.8 连接号的常用形式为一字线“—”,占一个汉字位置。此外还有半字线“—”和浪纹“~”。
' f+ U3 s1 J8 L) @/ m# f4 F12.9中文半字线连接号与西文连字符(hyphen)长短不同,不可混用。
5 O- M' y$ s m9 X12.10 用于表示时间、数字、量值的起止,一字线与浪纹的功能相同,出版物可选择其中一种。科技文章常出现负号“-”,为避免与一字线勾连,一般习惯使用浪纹。- S! r* ^ N8 s4 {' p8 {: |
12.11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7 S" R; M4 b Y3 K! k0 y
9 U* Z3 g: h* l: z2 q# A- _" y13. 间隔号
) @) O8 Y0 N U$ B5 l2 H 间隔号的形式为“•”。+ l% Y0 S) k. F; R0 S ~! U
8 H) f( s% f6 m( U" B8 h
(一)常见用法:8 z V* e$ H% O- U; t5 c8 B
13.1外国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8 I" z$ j0 T: D- Z% ~( q) K& |9 w诺尔曼•白求恩‖爱新觉罗•玄烨。
5 `0 Z2 K' i: q/ j13.2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例如:6 Q$ a' Q# [" A( O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6 t6 O8 q5 c% A/ A2 o3 d) o4 |5 A13.3诗的标题、词的标题与诗体、词牌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P, x; S7 u- B7 g
《七律•长征》‖《江城子•咏史》。
u t# ~9 w7 F' b13.4表示节日或事件,代表月份的数字和代表日子的数字之间,用间隔号标示。例如:“一二•九运动”。4 F/ |, G N. s3 G' p! \3 G
13.5用几个并列词语做标题,词语之间可以用间隔号标示。例如:0 M$ k/ Q3 l+ n4 X, F5 W, _
人性•法律•社会 信号•符号•语言 人•兽•鬼。
$ K: R8 @$ T* M8 b $ ]" u: o, ?. p6 w9 O
(二)常见差错:
* c; c* D4 j- C' {9 I1 U13.6 应使用间隔号的地方用了顿号。例如:
5 _) I d& u- q- ?% A9 N+ j当年他亲身参加了“一二、九”运动。(顿号应改作间隔号)
5 s* ^8 N0 ~- N1 H5 |: B1 }* p% z5 q13.7不应该使用间隔号的地方用了间隔号。例如:
& | ?% h0 ]) l* S( S《旷世奇才•杨度》一书受到好评。(应去掉间隔号)
: O: g0 F4 Z. ?$ x电视台近期播放《篱笆•女人和狗》和《轳辘•女人和井》两部电视剧。(间隔号应改作顿号)
! ?: k- Q( c# y
- ~7 |) d- L5 d; b. o7 M: a(三)间隔号的小提示:* [1 ^8 `+ i* C2 B
13.8 外国人名如果是外文缩写字母与中文译名并用,外文缩写字母后面不用中文间隔号,应用下角点(齐线小圆点)。例如:E.策勒尔‖D.H.劳伦斯。( f# P) l- Z# e
13.9外国人名如果有两个缩写部分,要么都用中文,要么都用外文字母。例如:副总裁比•哈•帕蒂‖副总裁B.H.帕蒂。4 H( o: z* I. Z5 o5 J
13.10用月日数字表示历史事件或节日,如果是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要用间隔号,并且加引号。其他月份则不加间隔号,是否加引号,视知名度而定,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或节日,不必加引号。例如:五四运动 二七大罢工 五一劳动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 “一二•九”运动
& f/ K* w) ~4 r8 D7 ~( M13.11 由媒体创造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事件的形式,予以认可,但不要把这种形式扩大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节日。例如:“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 “12•25”抢劫案4 d7 \, @& a( O5 Y0 M1 A* U
13.1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7 y& L7 {/ N$ G6 ]7 s
9 H3 n. E5 c7 e9 E14、 书名号7 K! m9 H. N+ ~) j) k1 L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
1 r( G1 J3 f, O; b2 b6 ?& M. e- L $ j! |6 w! X8 P4 e, b& f
(一)常见用法:; z! \7 l, H \: s
14.1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Q& L/ a9 @2 U2 I/ J1 I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1 L7 ?! c. M3 D0 c+ Z6 O) n& {& a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T c0 c( p0 Z. ?4 B) N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 C$ [ M# [6 [, B7 Q2 G) x1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C6 l+ K5 _% M! g" R" M4 `
14.2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4 o" ?# b: v, P f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 M6 L$ E+ l; I8 J. {1 g J14.3 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 L/ Q: U( p, H' G! [8 h《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 G1 j% _; \/ n) Q. ^8 W14.4 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s7 ^4 B0 |0 M6 Q8 |
影片《红高粱》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特种邮票《中国皮影》 相声《钓鱼》
9 x& l* V* J* h3 i& A14.5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例如:1 [+ ~; C% V7 k5 Z- q" D
《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 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
8 z% d! ~7 O3 H$ d$ i I - g8 n8 s) _7 h P, D
(二)常见错误:
6 O P: o* h! F6 [3 A14.6 专栏、表格、单位和单据名称误用书名号
- u& L# a, t0 ]/ E( D0 n今天,《美丽天使》杂志社3位编辑来我老秘网市采访,请市府办小周安排一下。(句中的书名号应去掉)
+ M! k D" m1 F8 ~1 w. O14.7开辟的专栏有《解题方法》 《错的启示》《 大学生谈学法》。(书名号应改用双引号); M1 `5 L+ c4 _# O1 U8 F" ~6 S9 H7 q
14.8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例如:《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 c/ H5 @) v* g+ y* s
" Z. q! Q1 P# c: Q" m( t% b7 N& p# i(二)书名号使用常见差错2 P$ @+ w: o: W3 e/ K( J
14.9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 p0 K" D- A4 E8 X0 R" k8 V《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永久牌》自行车 颁发《身份证》 荣获《百花奖》3 G0 n0 E+ i" G4 _& O7 q9 ^
14.10 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例如:5 \/ f* Q+ y% p! V# [
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A) z4 c9 ^& V: d/ Y14.11 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例如|:
- v, W/ A* w' G9 s6 B《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4 i6 K5 H: j$ B6 R4 j* s(三)书名号小提示:1 ]+ F& Z) w# a/ }: r
14.10 单书名号的形式是“〈 〉”,不可用数学上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组合形式“< >”代替中文单书名号。* e3 X8 J( D2 |
14.11书名、篇章名等如果使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例如:1 o( ~) K9 e3 M, q) d' A4 r& A
阅读《毛选》四卷 参见《现汉》第234页 《沙》剧的布景设计。
: Q1 u3 R4 `4 J5 d14.12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例如:
4 Z+ g3 X0 }+ g0 Z0 ^$ V《万有文库》 《四库丛刊》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7 e' d8 b* s. M2 v# Y" x14.13 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报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之前。例如: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 C: K8 Z# l$ |( J/ h; t
14.14 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例如:" q. s, ^! ^) r$ f# \& v% \
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六条
- Y# u, x) A' K% \$ h2 s1 ^0 g7 O14.15 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例如:
5 g( D+ [2 \8 w: E/ {( va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
3 g: |' c( Z7 z @; Ab《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 P$ O8 I+ w0 o
c《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 l9 X2 x9 n6 r6 x% ld《少男少女》请宏志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d, o7 [ C* D9 K! n4 @
14.16 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例如:) s- d% P% B( ]- o: B9 c, P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
4 g. v/ j) \5 e7 K# c+ N- F# n14.17 位置禁则: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l% v: H2 A. _5 ?1 N. Y
15. 专名号
% d7 {) A$ n/ }# M4 k/ H(一)常见用法:
, Z. M# P9 }$ q Y15.1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配合。例如:
, X' e1 |% A: \& ?+ m% f9 t3 X刘邦、项羽先后攻入咸阳,秦最后统治权被推翻。) h- d( n& w3 e) F; v) f H
2 j9 n- I$ u/ f0 Q6 Y* Q(二)专名号的小提示:* \4 Q! n7 X7 V1 ^4 L
15.2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这类著作如果使用专名号,书名号可以用浪线(放在书名下面)。
! j& s9 p: j! ^! W15.3文史著作和辞书,专名号除了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以外,还用于国名、民族名、年号、宗教名,也有用于官署名、组织名。: W; ]+ F& Z0 w! I3 w0 k2 Q( \
15.4直排规则:直行文稿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9 e: S1 G$ i- _" l* ~. R
- \9 p7 k, a7 o1 V2 L2 h1 C
三、 标点符号的位置) ]$ N% [' u+ Q X4 v, |
(一)横行标点符号/ |5 k" f) F3 |# G" `0 A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Q/ |' z8 i: p- E5 j8 ?9 _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J4 S6 T+ f+ d9 ^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7 A6 f, H/ g' l: b7 }8 h+ n4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 T* z: j. p: _7 i1 V) P
$ I7 e& ?7 N' k! ?
(二)支行标点符号
# n0 O V5 Z: O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o) c7 x) A) n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4 {% k p$ H. s" O N2 N6 U" }' |4 K' l3.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1 i: X! W9 S( F9 g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0 l3 r% W; f" ~4 F# Q1 d
; ~# R1 w/ |; {; e5 r" m1 ?四、文字符号的书写
L) W: X1 u! w5 E+ U7 {(1)书写标点符号都要占格。点号占一格,标在一格的左下方,或前字的右下方;标号视具体符号而定,如省略号、破折号各占两格,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
, Q4 J2 C# V- M5 D% z(2)点号不标在一行的开头。行尾没有空间书写点号时,必须把点号标在行尾的格线外,不能转行标在行首。间隔号、连接号也不能标在一行开头。. u# Y. j$ W: p. M* `! a6 s, S
(3)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标在一行末尾格,必须放在下一行开头格,后半部分不能标在一行开头格,必须放在上一行末尾格子外。$ n5 U% p" N w3 g; }9 l9 b# y
(4)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行书写,上一行的格子不够时,必须往尾格外延伸一格。省略号后一般不再用其他标点;如大段删节,可以提行写省略号,并连用两个。: o3 j# `4 o9 ~# t4 q% X. g
(5)引文中再有引文,要先用双引号,再用单引号;提行引文时首尾都不用引号。6 t1 Y) z* O; V* c; ^
(6)书名中再有书名,要先用双书名号,再用单书名号。/ ?, m0 n; F4 l5 {) R9 Y
(7)标题后不用点号。除了必需的标号外,点号尽量不要使用。有的作者习惯于在书写标题时使用感叹号或问号之类的标点,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做是不必要的。另外,如果一个标题由两个分句组成,中间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空格来标示。* u# Y9 U1 j$ b- S6 ^* O- H' [
(8)夹注内的文字末尾通常也不用标点/句号。
* j1 r! n, u/ H※ ① 冒号:(居下,表示几点几分用冒号,如8:30)
" k t: V5 ]% y② 比号:(居中,如2∶3)9 U, B: V2 Z3 \% R
③ 省略号:……(居中,中文省略号为6个点,英文为3个点)
* x5 ]7 @" n2 R9 e( _: }5 q0 {④ 破折号:——(居中,双连线,2个汉字宽)5 C0 l8 f% R; G3 g" I5 m/ v- P T, i) P7 H
⑤ 连接号(有3种形式):# F& w& s( @' M! J
* 一字线“—”:连接时间、地名等,如1980—1985年,北京—广州;表格中表示“未发现”) t* I/ P: r! x3 w2 T
* 半字线“-”:连接相关词语构成复合名词;连接数字、字母构成序号、代号等,如表2-36 n C7 K2 K' E/ g, t- `2 S3 r
* 浪纹线“~”:连接数字或代表数量的字母表示数值范围,如3~5名、20%~30%
8 v* f# P# l; Q/ f五、综合运用
) i/ e: C0 ]. @. y1.引号与句末点号:完整、独立
8 E( U, N0 ]" y2 v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 P6 i% V) T0 Z3 \( n) R8 g2.引语中插“某某说”
" B8 C/ a8 X2 N) s! m) C8 A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得意扬扬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1 w# ^& W$ k2 {' _* [' E8 P5 x3.省略号与点号:
) u7 P9 U* E A% C. fa)省略号之前,一般不可用逗号和句号,但如果是问号则不能省。例如:他?……他能行吗?# t; E6 I' F6 R) v6 K4 `
b)省略号之后一般不用点号(感叹号和问号除外)。例如:
) r! M% b+ L D3 M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颜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3 ]4 I! ~. \! N5 q8 B/ U- A; v
4.括号与点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如有点号照原样不动。例如:
' D0 Z( S' i: f- n* }5 n/ S2 r+ j+ Y他信中说他“这几年一直做客(作客?)广州,特别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 }& w7 z o3 ?* F8 }5.逗号、分号、顿号和句号
/ V& N6 X6 `# A0 o① 列举并列词语时一般用顿号而不用逗号,英文单词的并列参照此项或全文统一用逗号;
- F, w% E) Y. t/ J② 列举并列内容时一般用分号;& S: z4 E1 E) U
③ 用分号隔开的内容中不能包含句号;* o4 j: y% s/ ?0 Q
④ 每一层次叙述完后用句号,尽量不用分号。
* o9 i7 i1 X; g1 h$ A- W6. 冒号的使用,要注意避免出现冒号套冒号,例如:9 i5 r# h2 P( Q& Y: J! A
“依据对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控制: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2)共同控制:指……”(上面的例子是在第一个冒号的范围内又用了冒号,影响读者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且易产生歧义)。
$ e2 `2 h- J0 [2 Y六、并列结构
5 R. t; s; G/ E) b% Q. ]1.并列词语间用了和、或类连词,就不能再使用顿号。例如:
1 b( q- {& X/ x! h" R她使用的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 ~! j6 N$ X! f e4 a/ O8 {
2.在用“以及”连接较长的并列短语时,前边可以用逗号。例如:( P, {1 }6 c5 x1 j1 P
面粉里掺入了沙土、木楂、树皮,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k1 ~! ~ H+ K X& d. B3.并列词语套并列词语,下一层用顿号,上一层用逗号。例如:
- H4 [$ O' {, [( ^6 V% g- p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A; }0 k% p' a. C
a)做主语:例如:
" L" i1 ^- M; w%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A& |% @9 ], X4 B5 S7 K
b)作谓语:例如:0 R2 R3 o: y$ _& I) w
她沿着林间小路走着,想着,感动着。+ f7 d2 B/ V2 e2 ?. b+ K" Y; t
※ 如果并列谓语共同带一个宾语,用顿号,例如:她一遍又一遍地擦拭、抚摸那些古董,非常小心。2 }6 G: d9 j) a# K' V5 r
c)做补语:如果表示强调用逗号,一般用顿号.例如:这个故事讲得生动,真实,感人。(表强调)' q1 a g7 K0 b+ K8 q3 Y. j/ F
d)并列成分做定语、宾语,一般不用逗号,用顿号。但并列成分内部又有并列时,在第一层用逗号。例如:在产品的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印上洋文。( m k6 P2 r3 e" n3 ^2 y, d
+ t4 |$ E% U3 K) R4 c4 @, h: Y" H七、相近用法的区别
5 k. x1 I; s6 s8 n
; K6 }' V6 f' I" h(一)解释说明
; \' C9 v5 s; \0 j+ e( f破折号与小括号的作用,二者是有区别的:内容重要,属于原文的一部分,要用破折号,在朗读是必须读出,方能不影响意思的完整表达,而且不破坏语言的连贯性。括号内的内容相对不很重要,属于正文的补充部分,在朗读时不读,否则就会破坏原文语言的连贯性,甚至影响意思的表达。
8 n( g7 c1 F: A
! t( z H3 Y! }0 o" T$ c(二)提示下文5 {- _% t- h- p; w* l, e; p! l( T" N5 h
破折号与冒号的作用,二者的区别在于,冒号要一直管到一个句末符号,而且要保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破折号不要求其前后内容的一致。如:
3 t. s. B# t: V t1 Z% y" r( K新加坡推行华语,推行儒家思想,推行五大家庭价值观:亲爱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至信承诺,和谐沟通,卓有成效。(这个冒号应该改为破折号)6 W$ G6 ?6 @; O% x) P& }
) h0 |: [- t/ g/ G( c& G( R(三)语言的中断- Y4 S8 Y. h3 f1 w; s0 x# I0 H! T
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余声未尽,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例如:
0 I0 N, c! [+ n! c: L①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项链》)7 a2 }$ p1 C j& r. C3 t4 D6 j
②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v/ C$ i' ^8 ]
逗号有时也可以表示说话的中断,如:“你,你,你是谁?”此句强调的不是说话的断续,而是突出一种紧张情绪,而且要用在反复的词语之间。如果换成:“你……你……你是谁?”那么此句与上一句的表意就会明显不一样,后句强调的是说话的断续,可能说话者有气无力,也可能说话者边说边思考。
, u0 k! [; Q/ d$ i4 b$ m$ W + x1 D5 s$ B8 m3 s5 ^. J
(四)出版物的名称与内容+ @' F: R# j/ T. k: n5 \
强调需要加书名号内容的名称性,用书名号;强调题目的内容,要用引号。如:5 Y( B6 d0 E6 a3 ^
这篇文章,题目为“梅花岭记”,其实是在赞颂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
& O- T r" u) ^3 y0 C7 m大家都知道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但你知道它的真实的政委是谁吗?) l# Y( t$ P, Y
0 z! l$ j% @/ A2 o/ L* n$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