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曾有一记载,说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若有不懂处则修改,直到她点头为止。正是如此,白居易的诗朴实通俗,流传极广,曾被人盛赞为“说尽世间俗语”。' h v/ b4 I+ k/ h
! u/ _% z9 c [$ `( L9 A0 f
近日出版的《辩证看务实办》一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的最新作品,是广大读者的老朋友。十年来,每到盛夏“档期”,该书都会如约而至,同样也会引起广大读者的追捧。原因之一,便是该书用清新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干部群众看得懂、愿意看。( G2 R+ G; Y6 V
/ P/ j# K, b( [# r( W: O7 O; L5 L一古一今的现象启示我们:一部作品,只有语言越朴实,明白的人才会越多,影响才会越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呈献给读者的是朴实的文字,而其背后却是要有相当深厚的“功夫”。& j5 {& v' e4 X
* `* h4 w% g) K. `# [1 d* y1 K3 C
语言是情感的表达,只有情感朴素真实,语言才能朴实清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辩证看务实办》之所以能打动人,首先在于站在群众立场上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着眼满足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无论是该书回答的8个热点问题,还是具体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群众的关切,饱含对群众的真挚感情。比如在素质教育一章中,一句“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反映出了每个人的真实感受。 4 U3 t6 r1 F2 |. t* @0 H# ^% W, s N% c
内容是语言的基础,若内容空洞,其结果要么是语言言之无物,要么是一些华丽辞藻的“生搬硬造”和堆砌。《辩证看务实办》一书能做到语言朴实,其根本还是内容很“实”。全书始终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讲工作进展实事求是,讲政策举措具体实在,讲目标前景明确清晰,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这些问题的高度重视、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 - \* g8 v# ?# f# _% y+ l# n9 E: {1 u! T5 R# i% T1 {( `$ e
当然,语言朴实绝对不等于语言干瘪。老舍先生说过: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可谓“朴实可也,鄙陋不可也,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矣”。《辩证看务实办》一书,文字简练、表达直接,让人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但同时,也不乏精彩话语,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智慧。“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创造世界”“秩序美是所有美之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些富含哲理的话语,文中处处可见,令人回味无穷。(章 晓)- t9 K% R4 c( k6 a0 y
- } v1 X5 x* i1 b/ v! R( S
# o9 A; ?# P/ U' o" r$ [! q/ x6 N' Z0 y